用戶體驗模型信息圖

已發表: 2020-01-16

用戶體驗模型 CUBI。

用戶體驗模型

任何 UX 設計項目的重要部分是解決業務問題並通過有意義和有價值的體驗吸引用戶。 由於預算緊張且時間有限,通常很難開發創新的 UX 設計。 這就是使用良好的用戶體驗模型的時候。

用戶體驗的問題之一是,雖然許多圖表呈現了學科、階段、工具和方法,但很少有簡單的。 更少關注商業價值。 大多數用戶體驗圖都令人困惑、雜亂無章、複雜或過時。

亨利福特曾經說過……

“我沒有發明什麼新東西。 我只是收集了其他人的發現,他們背後是幾個世紀的工作......當所有促成它的因素都準備好時,進步就會發生,然後它是不可避免的。”

亨利·福特

在考慮設計用戶體驗時,重要的是要確定每個元素如何與用戶目標和業務目標重疊。 簡單的 CUBI 用戶體驗模型通過說明主要組件來提供幫助。 這些包括:

  • 內容
  • 用戶目標
  • 業務目標
  • 互動

簡單體驗模型的好處

用戶體驗模型需要解決許多不同的上下文和觀點:

  1. 創意:創意體驗對於吸引用戶和提供獨特的品牌體驗至關重要。 該模型通過使用各種技術和方法提供了一個更有創意地呈現內容的框架。
  2. 溝通:在設計師和客戶之間創建和澄清語言提供了更好的溝通並改善了策略並最終改善了結果。
  3. 簡化:該模型將復雜的設計過程簡化為小塊。 它概述了所需的許多注意事項。
  4. 協作:這種用戶體驗模型非常適合設計體驗,因為它可以用來明確執行所需的角色、團隊、資產和內容。
  5. 差距:用戶體驗模型可以幫助識別設計過程中的差距。

#1。 用戶體驗模型——內容

合併內容時需要考慮五層——內容類型、模型、處理、方法和架構。

  1. 內容類型:內容不僅僅是文本。 內容包括媒體:攝影、視頻、音頻、數據(可視化)、文檔和許多其他形式。 當內容類型結合在一起時,就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創造性的交流和參與。 重要的是開發和盤點不同媒體的內容以及如何使用以及在何處使用它的背景。
  2. 內容模型:內容模型將不同的內容類型組合成更易識別的模型或格式。 例如,菜譜是一個內容模型,它可能包括諸如配料、說明和照片等內容類型。
  3. 內容處理:內容也可以應用美學和處理。 內容需要與品牌保持一致,清晰地傳達品牌。
  4. 內容方法:內容可以以創造性的方式呈現。 當用於創建包括隱喻、類比、象徵、場景、挑戰或其他創造性概念的故事時,它會變得更加有趣和引人入勝。
  5. 內容架構:內容架構是網站或軟件系統甚至零售商店中信息的結構和組織。 它涉及所有內容類別,包括內容類型和模型。

總而言之,內容類型被聚合以創建內容模型。 內容類型和模型應用了內容處理。 內容方法可以為內容提供敘述或框架。 所有這些元素都通過內容架構進行組織。

#2。 用戶體驗模型——用戶目標

在整合用戶目標時需要考慮五個層次:用戶類型、需求、動機、行為和結果。

  1. 用戶類型:了解不同類型的用戶很重要。 一個好的做法是創建角色。 角色詳細說明了不同的角色、職責、技能水平、人口統計(性別、年齡範圍、語言、地點等)和心理統計(個性、價值觀、態度、興趣、生活方式)。 使用角色可以確定每個人將在何處、何時以及如何使用產品的不同需求。
  2. 需求:一旦確定了用戶類型,就必須了解和定義有助於實現其目標的相關需求和願望。 有些需求可能更簡單,例如查找文檔,而另一些則更複雜,更生理或尊重需求。
  3. 動機:一旦確定了用戶需求,了解動機就很重要。 這可能是廣泛的內在或外在獎勵或激勵因素,通過提示、設計觸發器或其他技術實現。
  4. 行為的:確定動機後,用戶研究可以識別潛在的變化。 有了足夠的動機和行為改變,就更有可能養成新的習慣和對產品和品牌的忠誠度。
  5. 結果:需求、動機和行為的組合可以為用戶帶來有意義和可衡量的結果。

#3。 用戶體驗模型——業務目標

在整合業務目標時需要考慮四個層次——運營、產品、成果和使命。

  1. 運營:每個項目都有支持產品的運營,其中可能包括人員、資源和其他相關體驗。 參與項目的人員可以是關鍵業務利益相關者、內容貢獻者、主題專家、合作者、管理員、招募的用戶和參與項目的其他人。 互聯體驗可以在體驗之前、之中和之後發生。 了解用戶如何找到產品至關重要。 顯然是內部溝通或外部營銷,例如廣告。 其他方法可能包括應用商店、搜索引擎或通過社交媒體。 這有助於使溝通保持一致、一致、專業和專注。 然後,用戶可以與客戶支持、技術支持、人力資源或其他部門進行交互。
  2. 產品:企業可以提供產品和/或服務的生態系統。 了解這些產品和服務如何相互關聯也很重要。 為了傳達這些產品,企業需要一個明確的價值主張。
  3. 結果:產品最終支持有意義的指標和關鍵績效指標,有助於支持業務成功。 KPI 可能包括財務績效、客戶獲取目標、提高的客戶滿意度、員工績效指標、呼叫中心指標或其他指標。
  4. 使命:使命宣言提供了組織的核心目的、競爭優勢、目標受眾以及組織存在的原因。 使命宣言應指導決策並明確定義目標。

#4。 用戶體驗模型——交互

在整合交互時需要考慮四個層次——模式、系統、設備和人類。

  1. 模式交互:設計模式(AKA 微交互)是可重用的組件和交互。 模式包括從標題和菜單到日曆和地圖的所有內容。 模式資源庫包括 Pattern Tap、Mobile Patterns…
  2. 系統交互:系統可以包含導航、流程、反饋和通知,以幫助用戶進步並實現他們的目標。 系統的性質可以是靜態的,這意味著它是不變的,也可以是動態的,意味著系統內有不斷的變化或活動。 動態系統可以受到監管或自我監管,這意味著某些用戶根據其憑據執行不同程度的權限和操作。 系統也可以由內容管理系統或其他系統軟件定義,它們可能具有一組能力和限制。
  3. 設備交互:在設計體驗時,了解目標設備的功能和限制是關鍵,包括屏幕尺寸、連接性、用戶界面約定和其他因素。 這種體驗可能發生在各種設備上,包括手機、平板電腦、信息亭、終端、手錶、電器或其他東西。 例如,現代手機可以支持手勢、地理定位、加速度計、錄音、相機功能、推送通知和其他現代手機固有的功能。 還考慮了用戶界面設計以在使用某些設備時提供符合人體工程學和舒適的體驗。
  4. 人際互動人際互動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個人的或人際的、社交的或一些其他類型的人際互動。

用戶體驗模型信息圖

user experience model
用戶體驗模型